close

    李杲提出內傷學說,對中醫發展有卓越貢獻,但是很多關於李杲的說法卻背離史實。最近剛好和其他中醫師、跟診學弟妹聊到李杲,我就順便提一下我所知道的。
    有非常多這類誤傳的內容可以聊,我先從一件事聊起:很多網路資料(甚至書面資料)認為李杲出身富貴,看的也都是有錢人,所以大家吃太好,損傷脾胃,因此才發展出脾胃學說、內傷學說。

     這是錯的。

 

    首先,李杲出身富貴是對的,而且家族極度富有。可以從幾件事了解。(最重要的當然是第1件事)
1.當時中央政府核定財富(通檢推排),全國一共分成十三個單位(轉運司路),李杲家族「戶冠兩路」---不單是1個行單位的首富,而是2個單位一起算,還是他們家族最有錢。
2.他們家族蓋書院、招攬文人雅士,這在當時南方的宋朝算常見,但在北方的金國是很罕見的。一方面可以解讀成喜好風雅,但也顯示家族財力能夠支應延攬世人的開銷。
3.李杲為了母喪而學醫,拜了當時名醫張元素為師,重金禮聘。能請得動當代名醫,拜師金額理應相當可觀。
4.李杲曾經買官(監稅)。學生羅天益寫得很婉轉「先師以進納監濟源稅」,其實就是買官。這個背景,一方面是李杲想當官,但科舉沒考上;另一方面,當時金國和蒙古交戰,花費龐大,必須籌措資金、軍糧,所以開放買官(入粟補官)(當然可能有政風開始敗壞的因素)。雖然不知道金額多少,但總是要有錢才能買官就是了。

 

    其次,李杲學說的重點,根本不是「吃太好」而產生脾胃疾病、內傷。
    如果認真讀過李杲著作,就知道李杲反覆強調「勞倦」、「飲食」(「情志」提的相對少很多)。「飲食」的部分,雖然有提到「吃好料」是病因,但更多具體內容是寒、熱、過度飢餓後的飽食......等病因。「勞倦」指的是身體過度勞動,這類論述所佔的篇幅,甚至超過「飲食」所傷。所以,只關注「吃太好」,而忽略「勞倦」,顯然對李杲學說不夠了解。

 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    切入正題。李杲學說源自「苦難」,這才是事實。這種「苦難」,和歷史背景有關---金國快滅亡了。

 

    李杲在真正行醫前,雖然已經和張元素學醫,但只是偶然幫人看病,根本談不上立論著述,而且就醫案的處方也看不出治療「脾胃損傷的用藥結構」,顯然內傷的理論架構還沒成形。

    李杲真正行醫的時候,金國被蒙古打到只剩南方一點點的國土,這個戰爭的過程,平民百姓歷經滄桑(被逼迫從軍或勞動、被逼迫貢獻金錢糧食、長途逃難、飢餓......),富貴人家很多也家道中落了(就出現情志的問題)。因此,李杲病人不再只是養尊處優的權貴。

    行醫一段時間之後,李杲才提出第1本著作《內外傷辨惑論》---這是李杲學說的基礎、核心。這本書寫了16年才定稿,重點就在講內傷,而且李杲明確提到,起源就是戰爭期間所見。不過,《內外傷辨惑論》成書的關鍵事件,是汴京圍城戰爭。

    當時,金國快滅亡了,只剩國都汴京,蒙古軍圍攻汴京。不到3個月,城內死了將近100萬金國軍民。除了戰死、餓死(當時已經人吃人),李杲認為更重要是「誤治」而死---明明是嚴重虛損的病人,卻「強發汗」、「誤下」,犯了「虛虛實實」之戒,所以病人是被醫死的。這場嚴重病情,史書稱為「汴京大疫」,就是李杲學說產生的重大起因。

    此外,汴京被攻破之後,金國很多人被蒙古軍強行帶到北方,史「壬辰北渡」。這可不是單純遷移而已,很多金國人民淪為蒙古人奴隸(驅口),社會地位比牛羊還低,他們生活困苦可想而知。這個時期李杲的醫案明顯出現貧困人士,相信李杲親眼目睹很多慘況。所以,「壬辰北渡」也是李杲學說產生的重大因素。

 

    我根據現有李杲醫案分析,有2個重大發現:
1.「壬辰北渡」之前,李杲患者幾乎都是顯貴;「壬辰北渡」之後,開始出現貧困人士。

李杲醫案依時間分析身分.png
2.「壬辰北渡」之前,李杲從內傷論治只佔1/3;「壬辰北渡」之後,李杲論治大部分都和內傷有關。

李杲醫案屬性隨時間的變化.png

 

    所以,李杲學說的產生,和「苦難」有關(「汴京大疫」、「壬辰北渡」);至於李杲出身富貴、患者是權貴,根本不是關鍵。

(轉自陳中醫FB文章)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李杲 李東垣 陳光華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陳光華中醫師 的頭像
    陳光華中醫師

    陳光華中醫診所

    陳光華中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