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關於痛經的治療經驗,之前也和學弟妹分享過很幾次,這次也用Q&A整理一次,配合實際案例(放在最後),讓學弟妹參考。

 

Q可以只看中醫嗎?

A:絕大部分痛經都可以中醫治療,而且療效很不錯,但有些和「不孕」、「惡性腫瘤」、「先天結構異常」有關的情況,我會轉診西醫,例如:

1.痛經非常嚴重、合併肛門痛/臀部痛/大腿痛(未必行經期),要考慮endometriosis(包括adenomyosisendometrioma),和不孕有關。如果還沒停經或者打算懷孕的患者,我會轉診西醫評估檢查。

2.行房疼痛、平常就下腹痛(不止月經會痛),要考慮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,也和不孕有關。

3.反覆白帶,而且不是排卵期的正常情況,要考慮inflammationinfection等情況(包括前面提到的PID)

有的和裝避孕器有關,要問一下。

如果白帶有嚴重異味、反覆發燒,還要注意可能是abscessmalignancy

我就遇過abscessfresh case,前面的西醫(急診、門診)其實沒發現,我轉診後才確診(abscess有時真的不容易診斷,可能需要多幾位醫師的判斷)。我單用中醫治療就可以讓下腹痛、白帶、反覆發燒徹底消失,但可惜abscess雖然變小但沒有全消,最後還是需要開刀。

4.初經就開始痛經,而且從來沒有西醫檢查,要注意極少數可能先天結構異常,有的和genechromosome異常有關,必需西醫確診。我就遇過幾個,但都是西醫確診了。

 

 

Q:痛經,怎麼從中醫思考

A:重點在於「氣血供應不足」,有2類情況:「氣血量不足」(不榮則痛)、「氣血循環阻塞」(不通則痛)

可以用「灌溉 」的模型說明(下圖):身體就像需要灌溉的田,灌溉水由水管供應,水管的上游接著水庫,水管旁邊接著供水馬達。水就是氣血,水管就是經絡,水庫就是臟腑庫存的氣血,馬達就是臟腑的陽。整個系統運作正常,身體就正常;如果供應不足,就可以造成痛經

正常氣血循環示意圖.png

 

 

 

「氣血量不足」就是「氣虛、血虛」(循環的水量不足)。

氣血虛循環示意圖.png

 

 

「氣血循環阻塞」通常因為「血瘀」(石塊塞住)(下圖)、「寒」(冰塊造成結凍)(下下圖)。

血瘀循環示意圖.png

寒凝氣血循環示意圖.png

 

 

不過,兩種情況其實會互相影響。

一方面,也可以因為「氣虛、血虛」,造成「氣血循環」變慢(就像水管供水太少,於是乾涸而停止流動),這樣也會造成「瘀」。這就是「不榮」造成「不通」。

另一方面,也可以因為「血瘀」、「寒」,造成氣血供應變差、甚至停滯,於是氣血供應減少。這就是「不通」造成「不榮」。

 

 

診斷「氣虛」、「血虛」、「血瘀」的注意事項,請看另一篇「月經量大的中醫治療經驗談[專業版]」,不再重複。

不過,要注意到「氣虛」、「血虛」通常一起出現,很少「只有氣虛」或「只有血虛」,但原則上「氣虛」偏重「能量不足」,「血虛」偏重「形體不足」。

 

Q:診斷「寒」,要注意甚麼?

A:「寒」就是「低能量的狀態」,可以在臟腑,也可以在經絡,就像「水庫」、「供水管線」結冰霜、結凍,會造成「氣血循環」嚴重變慢、甚至停滯,會造成「氣血供應」嚴重不足,於是出現非常嚴重的痛經---會遠超過「血瘀造成的痛經」。所以,如果患者的痛經「極度嚴重」,尤其發生在「非行經期」,就必須考慮很可能有「寒」。

此外,「寒」的特性是「收引」,所以這種痛經通常有「收縮、扭轉」的痛感。此外,這類痛經通常熱敷可以改善(但如果合併「瘀」就不一定了因為熱敷過程的觸壓有可能加重「瘀」的不舒服)。

脈象方面,也因為「收引」,造成陽氣「鬱閉」,理論上:脈位沉(甚至貼骨始得)、至數緩(甚至遲)、脈形緊。

如果「正氣」充足,就可能強烈對抗「寒」,脈通常「沉而有力」,而且即使「至數」不快,但「脈勢」急促。

如果「正氣」衰弱而無力對抗「寒」,脈通常「沉而無力」。

舌象方面,舌色偏紫,舌面津液過多(前人通常稱為水滑苔,但我認為有討論空間,未必適合)

 

 

Q:「濕」也會阻滯氣血循環,會不會造成痛經?

A:我的經驗,會造成痛,但通常不是「痛經」,而是肢體經絡的「痹」痛、臟腑的「癰」(肺癰、腸癰......)。

 

 

治療「氣虛」、「血虛」、「血瘀」的注意事項,同樣寫在「月經量大的中醫治療經驗談[專業版]」,不再重複。

 

 

Q:治療「寒」,要注意甚麼?

A:只要有「寒」就要「溫陽、散寒」,不論「行經期」或「非行經期」。但要注意,「行經期」應該避免「動血」特性的溫陽藥(例如:肉桂)否則可能因此月經量過多、行經時間過久。

如果是「內寒」(或「陽虛」),治療重點通常在脾、腎。

如果是「外寒」,重點在「驅邪外出」,重點臟腑在肺。順帶一提,如果外感寒邪、而且沒有有效驅除而停留體內,有可能加重「寒」的病情,例如:COVID-19確診後,某些患者痛經會加重。

 

Q:「氣虛」也會造成月經量大,也會造成痛經。治療有何不同?

A:「氣虛」造成月經量大,治療重點在於「當下」盡快讓月經量變小、結束,所以著重在「補氣」、「升提」、「固攝」等「立即見效」的治法。

「氣虛」造成痛經,治療重點在於「平時」就要改善「氣虛」,所以治療必需針對「氣虛的原因」---「產生不足」者「消耗太多」?脾或腎?臟腑虛或有邪?怎樣的虛?怎樣的邪?邪的位置在哪裡?虛在哪個臟腑?

 

 

Q:「血瘀」也會造成月經量大,也會造成痛經。化瘀的治療有何不同?

A:「血瘀」造成月經量大,治療時機通常在「行經期」。

「血瘀」造成痛經,雖然大部分的治療時機也選在「行經期」,但如果已經造成「積聚」(例如:endometrioma)、或者「非常嚴重」的瘀,可能也需要在「非行經期」進行「破瘀、散結」,常選用地鱉蟲。

 

 

Q:中醫治療多久能見效?

A:有時第1次月經就完全正常。絕大部分,第3次月經幾乎都能明顯改善。

 

 

Q:中醫療效能持續多久?只是暫時的嗎?

A:當然不是暫時的,而是可以維持2~3年。

 

 

Q:治療之外,還要注意什麼?

A:衛教很重要。

1.要確實掌握治療時機。

例如:「化瘀藥」必須掌握「行經期」,而月經量明顯也只有2~3天,所以如果患者延遲2天才來看診,很可能就錯過治療時機了。

再例如:有些病人的治療重點在「補氣、補血」,但偏偏把中藥當止痛藥吃,經快來才看診,這樣當然就沒辦法開「補氣藥、補血藥」,療效當然就差。

 2類情況都會使療效打折,甚至無效治療,所以必須和患者強調務必配合回診時間。

2.如果痛經的原因是「寒」,而且是長期痛經,非常有可能「長期」吃了寒性食物---或不自知而吃、或長期飲食習慣而難改變。最好和病人交代細節,甚至照三餐拍照,確認飲食內容。

有時候和病人「原則性」交代常見的寒性食物,應該避免。如果病人問:「那還有什麼可以吃?」一定要記得這表示病人長期飲食習慣就是寒性食物,一定要衛教很清楚、很具體,否則療效會很差。

 

#陳光華中醫診所月經不規律、月經量大、痛經案例.jpg

 

#陳光華中醫診所排卵痛、痛經、月經量大案例.jpg

 

#陳光華中醫診所痛經案例.jpg

#陳光華中醫診所月經量大、痛經案例.jpg

 

#陳光華中醫診所月經量大、痛經案例.jpg

 

#陳光華中醫診所痛經案例.jpg

#陳光華中醫診所月經量大、痛經案例.jpg

 

#陳光華中醫診所痛經案例分享.png

 

#陳光華中醫診所痛經案例分享.png

#陳光華中醫診所月經量大、痛經案例.png

#陳光華中醫診所月經量大、痛經案例.png

#陳光華中醫診所月經量大、痛經案例.png

 

#陳光華中醫診所月經量大痛經案例.png

 

#陳光華中醫診所痛經案例.png

#陳光華中醫診所痛經案例.jpg

#陳光華中醫診所月經量大、痛經案例.png

#陳光華中醫診所痛經案例.png

#陳光華中醫診所痛經案例.png


檢視較大的地圖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陳光華中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