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    我認為是有道理的。
    不適合的人不要吃,因為冰品的能量低,吃進身體會降低人體的能量,如果超過人體能調適的程度,就會生病---咳嗽、氣喘、肚子痛、痛經…。
 

    中醫的「寒熱」,其實並不「玄妙」,只是用了當時、古老的用詞,所以我們現在覺得很陌生。用現代的用詞,中醫的「寒熱」講的就是「能量」:能量多,就是熱;能量少,就是寒。

    最淺顯的例子:「燙」就是「熱」,「冰的」就是「寒」。

    不過,講得深入一些,「寒熱」不光是「溫度」的冷熱。從物理、化學的知識告訴我們,「能量」有很多形式,例如:動能、位能……,而「溫度」只是「能量」的「巨觀」表現。

    再舉個例子:用杯子裝冰塊、再放到瓦斯爐上加熱,再插一支溫度計到杯子裡,觀察一段時間就會發現「0度C的冰」逐漸變成「0度C的水」。明明持續加熱、明明冰變成了水,但溫度一樣是0度C。所以,真的不能只看「溫度」就判斷「能量」高低。

    簡單說,「溫度」只是「寒熱」的一部分,不是全部。這就可以了解:為什麼「白蘿蔔湯」就算「熱熱」的喝,也是「寒」的。

    中醫臨床治療就常發現:如果「寒咳」、「寒喘」的病人,即使吃了退冰的西瓜、喝了熱的白蘿蔔湯,病情加重的機率非常高。

 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 
    有病人會問:冰吃進身體,最後不也是和體溫一樣嗎?這樣哪有影響?
 
    這只看到結果,忽略了能量交換的過程。要注意到:冰溶化、變成水,其實人體能量」就減少。冰最後的溫度,雖然也平衡到37.5度,但只是結果,無法憑此判斷人體反應。
    事實上,西醫也注意到:冰品、寒流會引發氣喘。
    其實,中醫、西醫都發現低溫引發疾病。
 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 

    也有病人問過:很多人吃冰也沒事,為什麼?

 

    因為每個人有差異。

    我常舉例:一大堆客人去冰店吃冰,但不可能每人回家都肚子痛、拉肚子、痛經。不適合的人,才會---身體有「寒」,就不適合。

 

    有的病人聽完,還是很疑惑,甚至懷疑。因為他們的生活經驗,就是很多人這樣吃,從來都沒事。

    我會再舉例:很多老菸槍,一樣可以活到80歲、甚至更老,最後也不可能全部死於肺癌。難道,會因為這樣就認定:抽菸和肺癌沒關係?

 

    這就是個別差異。有的人很明顯,有的人沒影響。

    或許和基因有關,或許和其他因素有關。我不能確定原因,但這個事實確實存在、很常見,中醫、西醫都有這種例子。

    再提一次前面的例子:抽菸的人不一定得肺癌,但不可能因此質疑「抽菸」和「肺癌」無關。同樣的道理,不能因為有的人「吃冰」沒影響,就認定中醫「寒性」的說法沒道理。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    也有人會問:不是加薑就可以了?

 

    其實,如果患者「寒性問題」沒有解決,就算加了薑也不要吃,因為身體還是比較敏感。準確地說,患者還處在「低能量」的狀態,即使因為「薑」而讓白蘿蔔湯的「寒性減輕」,但對「寒性患者」而言,那種「減輕的寒性」還是很敏感,甚至很嚴重。

    當然,如果身體沒有「寒性問題」,本來就能承受「輕微的寒」,也不會因為喝一碗白蘿蔔湯就咳。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    中醫講的「寒熱」雖然是古代的用詞,但可以用現代的用詞、知識來解釋。古老的知識,未必完全錯誤,還是要從事實認定。實事求是,才是真理。錯誤的要修正,合理的就值得傳承、再深入研究。

 
 
 
arrow
arrow

    陳光華中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